一、焊接五大核心步驟,一次就上手

焊接看似複雜,其實只要遵循正確的流程,就能大幅提高成功率。以下是從準備到完成的五個關鍵步驟:

  1. 預熱烙鐵

    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首先將電烙鐵加熱至適當的工作溫度。對於現今主流的無鉛焊錫,建議溫度設定在 350–370 °C 之間。溫度足夠才能確保焊錫有良好的流動性。

  2. 清潔烙鐵頭

    一個乾淨的烙鐵頭是良好導熱的關鍵。使用黃銅絲清潔球或微濕的高溫海綿,輕輕擦拭烙鐵頭,去除表面的黑色氧化物與殘留舊錫,讓它恢復金屬光澤。

  3. 預上錫 (吃錫)

    為了達到最佳的熱傳導效率,我們需要在正式焊接前,讓烙鐵頭和焊接點都先「吃」上一層薄薄的錫。這個動作可以幫助熱量快速且均勻地傳遞到整個接點。

  4. 加熱接點與送錫

    這是最關鍵的步驟。將烙鐵頭同時接觸電路板的焊盤 (Pad)電子元件的接腳,停留約 1-2 秒進行加熱。接著,將錫線送到「元件接腳與焊盤的交界處」(而不是送到烙鐵頭上),讓焊錫因高溫熔化並自動流動包覆整個接點。

  5. 移除烙鐵並冷卻

    當焊錫量足夠且已均勻覆蓋後,先移除錫線,再迅速地將烙鐵移開。讓焊點在室溫下自然冷卻凝固。切勿用嘴吹氣或搖晃元件,這會導致焊點結構脆弱,形成冷焊。

二、三大常見焊接NG與修正方法

新手在練習時難免會遇到一些狀況,別擔心,這些都是可以修正的。以下是三種最常見的焊接NG狀況與處理方式:

1. 冷焊 / 焊點霧面無光澤

狀況描述: 焊點表面呈現霧狀、粗糙,或形成不規則的球狀,沒有呈現圓滑光亮的金屬光澤。這是最常見的焊接失敗類型。

可能原因: 烙鐵溫度不足、加熱時間太短,或在焊錫尚未完全凝固前就移動到元件。

修正方法: 在焊點上補一點助焊劑與新錫,然後用烙鐵重新加熱,讓焊錫再次熔化並流動,待其呈現光澤後再移開烙鐵讓它自然冷卻。

亮面圓滑焊點 vs 霧面冷焊
一個好的焊點(左)應呈現火山狀的光滑亮面,而冷焊(右)則表面粗糙無光澤。

2. 錫球滾動 (吃錫不良)

狀況描述: 焊錫無法附著在焊盤或元件腳上,而是形成一顆顆滾動的錫球。

可能原因: 焊盤或元件接腳上有油汙、灰塵或已嚴重氧化,導致焊錫無法潤濕附著。

修正方法: 先用酒精清潔焊接表面。在焊接前,於接點塗抹少量助焊劑,它可以有效去除氧化層,幫助焊錫順利附著。

3. 焊橋 (短路)

狀況描述: 在焊接多腳位的 IC 或密集接點時,過多的焊錫意外地將兩個或多個獨立的接點連接在一起,造成短路。

可能原因: 送錫過多或烙鐵頭拖錫時角度不對。

修正方法: 使用吸錫器將大塊的錫吸走,或使用除錫編織帶 (吸錫線) 覆蓋在焊橋處,再用烙鐵加熱編織帶,讓多餘的焊錫被吸入銅線中。

用編織帶移除多餘焊錫
將除錫編織帶放在焊橋上並用烙鐵加熱,即可輕鬆移除多餘的焊錫,解決短路問題。

三、焊接新手常見問答 (FAQ)

Q:焊錫線的粗細怎麼選?

A:選擇的原則是「配合焊點大小」。一般來說,焊接精密 SMD 元件或細小的接點用 0.5–0.6 mm;多數通孔元件等一般用途選 0.8 mm;而焊接大型端子或需要大量填錫的場合則可用 1.0 mm 或更粗的錫線。

Q:焊接前一定要先沾助焊劑嗎?

A:不一定,因為多數焊錫線中心都含有助焊劑。但如果你的焊接表面比較老舊、有氧化跡象,或是在進行拖焊 (Drag Soldering) 時,額外塗抹一點助焊劑會非常有幫助。記得用量要少,並在焊接完成後視情況用酒精清潔殘留的助焊劑。

監控博士:您的專業網路與監控解決方案夥伴

無論您是需要採購專業網路設備、規劃智能居家系統,還是建置可靠的監控解決方案,監控博士都能提供您最專業的建議與產品。

立即選購監控設備與網路設備

如果您已經了解需求,歡迎前往我們的線上商店,選購各式高品質的網路設備、智能居家、監控系統等相關專業設備。

前往商品頁

客製化系統規劃 / 大宗採購

對於複雜的系統建置、客製化規格,或有大量採購需求,請填寫需求表單,我們的專家將親自與您聯繫,確認您的需求。

聯繫專人服務